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

考理財? 弱勢孩子連打折都不懂…


【聯合報╱李家同/暨南、清華、靜宜大學榮譽教授(新竹市)】
2009.07.30 08:46 am

教育部決定要教給國中生理財的知識,以後還要納入考試。對於這個決定,我的反應是國中生又倒楣了。

在 我國,無論多麼簡單的玩意兒,只要納入考試的範圍,就會使孩子們叫苦連天。當年,有人決定在國中加入簡單的修辭觀念,這些觀念應該是很普通的,如「擬人 化」,但是演變的結果是: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就要懂得何謂「映襯」。為何如此?理由很簡單,我們國家有一個地下教育王國,就是補習班,補習班會絞盡腦汁想出 一些難題,老師和家長不敢和他們對抗,只好默默地接受,壓迫孩子念難的東西。

這個決定,對於弱勢孩子尤其不利,他們的父母沒有買過股票、基金 或者債券,因此一定覺得這個東西好難。反過來說,家庭經濟好的孩子,很容易就從父母那裡學到很多有關理財的知識。因此可以說,理財教育一定會更加拉大我國 教育上的差距。我知道很多偏遠地區的孩子連打折都搞不懂,現在卻要學股票、基金、債券等等,豈不苦哉?

有關理財的知識,其實是很難的。可憐的 未來國中生,除了要上補習班補數學、英文以外,一定又要去補理財了。這些國中孩子一定搞不懂為什麼債券可以賣錢,更加搞不懂為什麼有人會去買垃圾債券?為 什麼銀行肯借錢給那些還不起債的人?理財教育一定教小孩子量入為出,不要欠錢,但他們一定好奇,為什麼老師不叫那些銀行家也不要冒險。如果銀行家都不冒 險,也就不會有這次如此嚴重的金融風暴了。理財教育一定會教孩子不要做卡奴,而孩子一定會問,當初銀行為何要發卡給那些沒有什麼信用的人?

理財一定是要有財可理,我們可以想見那些弱勢孩子會認為這門課多麼無聊,因為他們的父母根本無財可理,這門課極可能使有些孩子產生嚴重的自卑感。萬一有一位不敏感的老師,要求每位孩子講他家如何理財,那些弱勢孩子一定會窘不堪言。

可是,我最引以為憂的乃是價值判斷問題。國中生如果懂得了理財之道,將是國家的一大災難。他如果熟悉如何融券,即使股票跌了,他仍能賺錢,這多過癮?試問,他會肯去做在烈日之下工作的農人和建築工人嗎?他肯做水泥匠嗎?恐怕他連電機工程師都不肯做了。

如 果教育部真要教理財,就應該告訴孩子,最好的財富是你的知識,因為知識是永遠丟不掉的。如果孩子肯好好念書,而且大了以後,仍能使自己的知識與日俱增,他 就是一個有財富的人。我們如果會燒好吃的菜,我們就不要怕沒有收入;我們如果會園藝,也不要怕沒有收入;如果我們會設計線路,即使你已經七十歲,也不要怕 沒有收入。

教育部不該將理財列入考試項目,現在的國中生已經夠可憐了,無論教育部如何信誓旦旦地說理財的內容會如何的容易,但過去的紀錄是考 試一定會很難的。不僅如此,有些弱勢孩子可能完全不能了解股票等等觀念。最可怕的是:有些孩子們會對理財極有興趣,他們對於這種不勞而獲的賺錢方法讚賞之 至,這才是一大災難。

2009/07/30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

校長難為…多想想學生吧!


【聯合報╱李家同/暨南、清華、靜宜大學榮譽教授】
2009.07.16 06:14 am

最近,我們都聽到台大李校長中風的消息,李校長年紀不大,顯然做台大校長可能壓力太大了一點。我做過大學校長,深深知道大學校長不好做也。

首先,台大雖然是國內的龍頭老大,但卻面臨要和國外大學競爭的局面,我想這壓力,恐怕只有台大才有。

除 此之外,任何大學校長都面臨評鑑的壓力。我們的評鑑可以用「說不準原理」來形容,同一所大學有兩所情況相同的研究所,一所順利過關,另一所就被列入「待觀 察」。評鑑委員對這所「待觀察」的所列的缺點,另一研究所也有,但另一研究所就安然無事,令人啼笑皆非。校長碰到這類事情,是很難承受這種壓力的。

除 了外來的壓力以外,由於「教授治校」的觀念,校長必須在校務會議中接受教授們的質詢。校長並非政客出身,有時在主持會議的時候,可能犯了議事規則上的錯 誤,這種錯誤極為嚴重,因為原來很好的議案就此泡湯了。校務會議中,有時校長會受到嚴厲的批評,這往往是校長們極不習慣的。

校長們除了對於校務會議感到壓力以外,也會對於能否連任感到很大的壓力。有些校長雖然平時做得非常努力,但實在不知道是否能連任,有時也就難免會感到很大的壓力。

我完全能瞭解大學校長所受到的壓力,如果有人要我以過來人身分向校長提出建議的話,我倒是很願意的。我的建議如下:

(一)校長上任之前,要知道廚房是很熱的。很多在做校長前,絲毫沒有心理上的準備,以為做大學校長是很容易的事,這種心理,絕不可有也。

(二)校長必須熟讀議事規程,校務會議中雖然有時會驚險萬狀,仍然可以使得會議順利進行的。必要的時候,可以將案件付諸表決,大多數教授其實是會支持校長的。

(三)校長千萬不要常以校長身分出現在校園內。如果常和教授們排隊吃自助餐,也和教授們閒話家常,對教授們的生活起居表示關心,教授們會更加支持校長。

(四)對於重大政策,必須先和教授們溝通,以取得共識。在大學裡,校長忽然提出一個驚人的改革措施,乃是危險的。但是,教授們多半是明理的,只要肯向他們好好解釋,應該會得到支持的。

(五)對於重大的政策,絕不退讓。如果校長認為他的政策是對的,儘管有很多人反對,也不可輕易退讓。有些校長希望校內和諧,因此而在重大政策妥協,其結果是失去了教授們的尊敬。一個不受尊敬的校長,絕非好校長也。

(六)大學校長不能太屈服於大學以外的壓力。很多人以為大學校長不能得罪政府官員,而忘了如果大學校長在學術界有不錯的地位,又言之有理,政府官員豈有不怕他的。

最 後,奉勸所有的大學校長們,多和學生接觸,多想到學生們有沒有受到最好的教育,也注意到學生們畢業以後的出路問題,而不要成天想到自己的前途,你會忽然發 現很多事情都沒有那麼重要了,我不敢說因此而這位大學校長就不感到壓力了,而是說這位校長會在替學生服務上感到滿足,他也不會只感到壓力了。

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

你會產生高頻電磁波嗎?

【聯合報╱李家同】
2009.07.14 04:36 am

假如我們請一位教授設法產生一個455 MH(MegaHertz)的電磁波,而且還要能證明這的確是455 MH的電磁波,他多半會想去買一架訊號產生器,如果沒有五年五百億的經費,他一定想用電晶體來製造一個振盪器,假如他沒有電晶體可用,他多半會不知道怎麼辦了。

但是,在一八七五年,德國的科學家Hertz就已經產生了455 MH的電磁波,當時並沒有真空管可用,更不用談電晶體了。但是他產生了我們所講的高頻電磁波,也精確地證明了這個電磁波的頻率。

Hertz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件事,乃是因為他的學問非常好,他知道麥斯威爾關於電磁波的理論,他知道短方波所含有的電磁波,他又知道如何設計天線,也知道駐波的理 論。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有創意的人,因為在當時的確沒有人想得出Hertz所使用的方法,但是大家都忽略了Hertz的學問。如果Hertz沒有學問,他 再有創意,也不可能產生如此高頻率電磁波的。值得注意的是:Hertz當年所用學問是非常基本的,只是我們往往忽略了那些基本的學問。

我們現在成天聽到大家在做研究,卻很少聽到大家講做學問,我們總是在強調創意,而往往忘了創意建築在學問之上。我們要在研究上有好的成就,必須捫心自問;我們的學問夠不夠?如果我們每天埋首在實驗室裡,而不肯埋首在書裡,我們其實是很難做出很好的研究的。

但 是所謂學問,也並非來自書本上的理論知識,來自實做的經驗,更是寶貴的學問。一個年輕人,書雖然讀得不多,但很會修機車,他就是一個有學問的人;一位廚 師,對燒菜極有經驗,對於火候的控制以及作料之多少,都有獨到的本領,他是一個有學問的人;一位技師,因為一直從事焊接,而成了焊接專家,他也是一個有學 問的人。

我們的工廠,如果要想製造出優良的產品,研發人員必須有深厚的理論基礎,很多產品都牽涉到物理和化學,如果我們的工程師在這些領 域中有很好的基礎,絕對有用。我們也不要忽略了工程方面的基本學問,但我們更不要忘記經驗的重要性。任何一家工廠,如果一直在某個產品上做研發,這家公司 就是一家厲害的公司,別的公司,要想在這個產品上和它競爭,當然是件很困難的事。

我們整個國家都應該是一個有學問的國家,我們的研發人員都要設法使自己在基本學問上有深厚的基礎,在實務上又能累積經驗。惟有如此,我們才可能成為真正的工業大國。如果我們成天講創意,而不願下苦工,我們只有羨慕別人的份。

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

指考難易 補教業說了算?


指考難易 補教業說了算?
只從菁英眼光看教育誰來幫弱勢學生發聲
【李家同/暨南、清華、靜宜大學榮譽教授】

每次重大考試完畢,大家就會爭先恐後地問補教業:題目出得好不好?這次大學指考第一天的物理考試,補教業就大罵,說題目太容易了,沒有鑑別的能力,大考中心還要努力地替自己辯護。我們不禁要問,是誰在主導我們的教育?

補教界說這次物理考試太簡單了,缺乏鑑別力;他們的意思是,他們教出來的菁英分子,這一次英雄無用武之地。這則新聞暴露了一大奇特現象:我們永遠從菁英孩子的眼光看教育,但不要忘了,那些能夠找出金字塔最高層的物理考試,將使多少程度普通的孩子大受打擊。他們將會對自己失去信心,因為在這場大考中表現得如此差。

補習教育是相當貴的,窮小孩子只好望補教興嘆。他去參加這類大考的時候,腦子裡只有教科書的知識。遺憾的是,這類考試必須要有鑑別力,所以他發現他不會做那些難題。他會認為他的能力不夠好;如果他也去上補習班,成績一定好得多。

補習教育的盛行多少表示,國家不夠照顧弱勢孩子,他們沒有錢補習,結果吃了大虧。更嚴重的是,他們是沒有聲音的人。以這次物理考試而言,大家只聽到了補教業的聲音,明顯地是代表社經地位高的家長發言;弱勢孩子的家長沒有發言的管道,大家也就忽視他們了。

教育一再強調書包要輕,教科書的內容不要太難,但教育部卻忽視一個殘酷事實:入學考試考題都是很難的,純靠教科書,除非你特別聰明,否則你是無法應付這類考試的。我看過基測的數學考題,乍看之下,我是不會做的;靜下心來好好想,我又想出來了;如果我在考場內,又是國三畢業生,多半會被題目嚇壞了。

如果上過補習班,或看很多參考書,我雖然不聰明,但是這種難題補習班老師教過了,難題就不再是難題了,考試的時候不會害怕。我本人就有這種經驗,再難的題目,一旦教過了,就不是難題了。如果孩子不上補習班,而又肯自修,參考書裡的確有不少的難題,但弱勢孩子一來無錢買參考書,二來程度不夠高,即使有了參考書,也看不懂,買了等於沒有買。

補習班的另一缺點,是他們沒有將學生的基礎打好,所以有時發現大學生雖然在指考中考得不錯,但基本觀念卻弄不清楚。物理學是最嚴重的,有一些同學在學校裡基本觀念沒有念好,他進入補習班,也可以考進明星大學的物理系,但最後他未必能在這所大學待下去。

補習教育的興盛絕對不是好現象,儘管教育部努力減低大家對補習班的依賴,補習班生意卻越來越好。舉例來說,將來如果高中可以免試升學,有人抽進成功中學,他知道他的實力其實是不好的,雖然在成功中學,仍需要加倍的努力,才能考上好的大學,有人就勸他專心去補習班算了。他的父母也認為上補習班比較保險,所以我打賭,到那時候,進補習班的情形恐怕會更嚴重。

建議教育部官員正視問題的根本原因:補習班之存在,是因為教科書的內容和入學考試的考題有很大落差,如果只靠教科書,絕對不能應付入學考試的。只要這種落差存在,補習班就會存在,因為家長感到補習班的確有用。

當補教業者批評指考物理考題的時候,教育部官員不發一語。這種現象,怎能不讓我們擔憂?國家有了雙軌教育,可是弱勢孩子是無法進補習班的,這是不該發生在一個講究社會正義的國家的。
【2009-07-04/聯合報/A23版/民意論壇】


--==Mailed via NCNU E-Mail==--